其他

【创业故事】心有远方,风雨兼程

2017-09-14 北京科技大学创业中心

个人简介

李妮蔚,女云南昆明人,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

性格比较偏静,喜欢折腾,热爱生活。大学时期为“30号学院”社团中文演 29 31878 29 9236 0 0 2541 0 0:00:12 0:00:03 0:00:09 2540讲负责人,曾连续两次荣获国家级ican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校级二等奖、传感器大赛校级一等奖、演讲大赛校级十佳演讲者、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团队简介

蓝色传感团队是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可穿戴医疗健康产品、智慧健康社区整体解决方案、健康大数据平台为一体的高科技团队。初创团队成员包括来自连续创业者、中科院、清华、北科等高校“千人”与科研人员、设计师与工程师等。

团队荣誉:

DemoHealth2016创新医疗创业大赛(北京站)二等奖;创客中国最具成长力奖;无极道控股集团最具投资价值项目;2016中国好项目;中关村企业促进会会员;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创业故事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学无止境,学会一技之长。要会融资,更要会容人。






与梦初遇,云胡不喜?

与许多大学生创业者不同,李妮蔚的创业梦想并非始于大学,而在高中时便已经酝酿成型。高中时,她遇到了一位从事创业教育的导师。在经过导师一系列的创业素质和思维的培训后,她逐渐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1年,李妮蔚参加了演讲技能培训,并成为了演讲助教,为之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来至北科后,她加入了名为“学院路30号”的演讲社团。在进一步锻炼和巩固自己演讲才能的同时,她也开始了对创业相关的各种知识的探索与学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李妮蔚对这句导师常挂在嘴边的话深以为然。于是当身边许多同龄人还在浑浑噩噩度日、为没有梦想而烦恼时,她却已像一尾坚定向前的游鱼,一边吸取水中的营养物质,一边执着地溯游而上。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一朵又一朵浪花,直到有一天终能在最广阔的海天遨游。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此幸运地在最好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梦想,但是她触碰梦想时留下的努力身影,为这个创业故事写上了一个最完美的伏笔:“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迈向创业的第一步

2014年,李妮蔚团队制作了防丢器。这是一个用来防止老年人走失与物品遗失的机器。尽管曾获得不少奖项,之后却并没能使团队满意。因为她敏锐地意识到,防丢器在淘宝上遍地都是,转化为产品后也将缺乏核心竞争力。若无相应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深层研发能力,将其推入市场几乎等于天方夜谭。

那么,到底何为自己的创业团队能够做到且拥有相对空白发展空间的事业呢?整个团队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带李妮蔚去看了脑电检测的相关设备,并且让她去查阅资料。以此为契机,李妮蔚对脑电检测的了解逐渐深入起来。她发现国家现在正大力扶持脑研究、脑开发与脑科学,但相对来说,脑电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从事脑电行业的公司更是屈指可数。反复地琢磨与思考后,团队成员们发现,尽管该领域深入技术较难掌握,但浅显之处未尝不可一试。先做初步产品,等打出“第一炮”后再进行深入研发,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确定做脑应用产品后,李妮蔚团队便开始寻找切入点。时值她同苏亚老师正做一个脑电相关的srtp项目,以此项目为引擎,团队开始研发脑电检测产品。当时做脑电检测相关课题研究的团队一共有五个。在这五个团队中,李妮蔚团队是唯一将实物和APP都成功做出的。就创业而言,许多企业都将重心放在了软件开发方面。而他们却想,倘若要打出第一炮,最好还是能拥有一个硬件的实物,使创业项目拥有更出色的吸引力。时值《超能特工队》在国内红极一时,团队也受此启发,有了将大脑和实物相连接的想法。而实现联系的方法便是车。起初用的是智能车,成功是成功了,但由于智能车成本比较高昂,要推向市场却十分困难。几经考察最后团队选择了儿童之间流行的玩具四驱车。不仅因为四驱车在许多动画中给大家留下了脑控与智能的印象,加之四驱车现在是一款在市面上完全没有的产品,他们就想把以前的程序加进去,做一个结合。制作过程中,他们也在不停路演,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团队的磨合。终于,脑控四驱车成功问世。

脑控四驱车路演

目前,脑控四驱车已经在市场上进行售卖和包装,并在近期计划开始众筹。相比其他类似产品,脑控四驱车价格售价只有几百元,可以拼装、方便携带。除具有娱乐功能外,还能在娱乐之后提供使用者的脑电波实时检测报告,并根据检测报告判断使用者属于何种脑电类型,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脑开发。可说,以脑控四驱车作为打响团队的“第一炮”,着实是十分成功的。

深入合作,把握机遇

2016年,在运用脑电四驱车进行路演的时候,李妮蔚的创业团队也有不少新成员涌入,逐渐壮大、成型。尤其是如今负负责产品的朱丹阳同学、包括宣传及软件制作的陈皓,刘启瑞和刘英达,包括电极制作的学长陈宇、负责电路方面的顿海洋学长、负责算法方面的王子奕、负责UI方面的李佳纯同学,负责负责微信平台运营和市场营销的经管学院学生刘嘉华,李海燕和罗真怡等伙伴的加入更是让创业团队如虎添翼,也让学校的老师开始关注这个萌芽中的团队,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照和支持。

在团队达20人左右时,一个契机使创业有了新的机遇。教李妮蔚电路课的冯老师认识的一个做脑电的团队即将来到北科,进行一个采访活动。李妮蔚他们获得了接待的机会。之后便认识了对方的领队、中科院的研究生——黄涌。对方团队主要专注于脑电采集设备的深入研究,而李妮蔚团队则是基于脑电采集设备的应用场景的搭建。双方优势互补,一拍即合。如同一棵大树,黄涌团队做树根,进行深入的研发,而李妮蔚团队则做延伸出去的树枝以及树叶,做向市场进行扩展的应用开发。在两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蓝色传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地搭建起来。

难得的是,或许是因为二者有着良好的互补性,两个团队在融合过程中配合默契。黄涌团队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人脉资源与资金基础使李妮蔚团队能够站上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而李妮蔚团队的加入也使黄涌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和完整。从一个产品的研发,到后期的申请、认证、开模等工作都无不闪现着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身影。而即使是针对一些相处时的小摩擦,李妮蔚也始终认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是促进双方良好合作的基础,所以在包容的基础上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大家偶尔也会在某些决策过程中产生一些意见分歧,却早已无法撼动双方紧密的合作。

团队合照

合作中,如何进行利益分配,是每一个创业团队都绕不开的关键点。对于这个问题,蓝色传感所采取的方式是“多劳多得”。譬如,前期的一代头戴所产生的利润基本归应用组所有,而新一代的心电产品、二代头戴等产品则将根据应用组的占股来分利。这样的分配方式兼顾效率与公平,也构造了一个稳固的合作基础。加入公司后,公司也会给核心成员一定的个人股份。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个合伙人都会被培养成一个对口他工作相关领域的分公司负责人。

如今,脑电相关产品的研发已经拥有了第三代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定位也已着手进行。团队近期在做的一款心电产品已进入开模阶段,硬件和基本算法也几近就绪。与市场上的同质产品相比,超高的性价比是该产品最大的竞争力所在。能够获得该优势同样也离不开黄涌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孙权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能够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位置,基于这样的良性合作,“蓝色传感”倍道而进,逐渐枝繁叶茂。

稳步前进,迈向未来

迈入信息时代后,“大数据”的概念铺天盖地,李妮蔚他们也深知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于是有了做“脑电大数据”的想法。团队通过脑电产品的监测和存储功能,长期收集产品用户的脑电数据,经过分析、分类处理建立青少年、中年以及老年人的脑电数据库,然后基于脑电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属性,提升用户体验。公司将自己比喻成一个技术枢纽超市。一方面强化渠道建设,增强客户粘性,与教育机构、游戏公司、玩具公司、文创公司等相关机构建立密切合作,通过技术输出、技术合作的形式建立脑电产品分公司,实现技术价值转变。另一方面开放接口,主要基于脑电大数据与医疗、保险、金融等行业机构合作,建立脑电用户反馈机制,提升用户体验。那为什么公司采取的是寻找合作方而不是自己去包办所有领域的产品开发呢?这是由于,创业团队对自身的精准定位是脑电技术基础与应用研发,无论是教育、酒店还是医疗领域,倘若进行深入的开发势必是一番浩大的工程。在现阶段公司尚未具备如此完善的开发能力时,做一个数据的收集者,将分析数据的工作交给医疗、金融等数据分析能力强的公司,团队可以更为专注、有效地强化核心技术。而针对客户粘性,形成脑电的服务平台显然是一条更加适合他们的发展之路。因此现阶段,不停地找合作,不停地孵化是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路径。如同李妮蔚所说,该领域如同一片尚未开发的蓝海,“蓝色传感”公司致力于去扶持更多的人一起来从事这项事业,而自己只要从中分得一份利便可。

关于产品下游的生产厂家,也已经得到落实。教育方面的成都分公司已经成立,医疗方面的分公司也已经在泰州落地,慢慢地,每一个领域的分公司都会开始落地。当然,实现这一切也需要更多的投资。政府的创业补贴政策在此时发挥了关键作用。由团队中的“千人”老师出面,无疑为公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便是积极寻找投资支持。待公司慢慢壮大起来,资金实力日趋雄厚,公司便直接进行投资。只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握好合作的尺度,就一定能够获得相应的收获。

下一阶段的计划,主要集中在渠道的搭建上。脑电产品一代的技术包已经几乎打包完成,渠道搭建,完善工作是如今工作的重点。李妮蔚谈到渠道搭建有三种方法,第一是自己寻找渠道,但是难度较大。第二是寻找投资人,由投资人寻找相关渠道。第三是路演活动中的一些的渠道商,他们拥有着强大的渠道资源,譬如新华书店等渠道便是他们提供的。但是最终分利他们也要分一杯羹。于是先寻找人,再通过人来寻找渠道,当能力慢慢成长后靠自己去寻找渠道,是李妮蔚关于渠道搭建的想法。

进入中小学推广

应用方面,公司未来也有自己的计划。首先是智能家居方面,公司与学校合作,制作了一些针对酒店的产品;第二是教育方面,联合教育机构的一线老师,根据他们的产品制作课程,将课程打包成为一个课程技术包,形成一个新型课程后进行售卖;第三是与VR、AR公司进行合作,制作一个脑控的VR、AR场景之后再进行渠道售卖;第四是与心理研究机构进行合作生产冥想和静修类产品,用他们的产品采集数据、吸引客户。此外,还有文创方面,如运用脑电波创作一首歌、一幅画,将灵感绽放的一瞬完美地捕捉下来,并使用图画和语音的手段展现出来。所有这些项目都是与合作方一起打造出来。两方的技术包和渠道一起碰撞,将获得1+1>2的效果。

如今公司已经走上正轨,奔向美好的未来。或许当初的李妮蔚也没有想到,梦想的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作为一个创业者,她认为演说能力在创业初期尤为重要。良好的演说能力可将自己创业的愿景完整地传递给对方,感染对方。除此之外,拥有一技之长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技之长的含义是在某领域“做到极致”。李妮蔚举了个例子:“有些人说自己会弹钢琴,这并不算一技之长,除非他能够做到郎朗的程度。”而自己当初为什么放弃防丢器,就是因为她即使能将防丢器做好,却也做不到最好。之所以选择脑电领域,一方面是因为在自己做不到最好的时候,市场上相关产品少,拥有大好机遇。而在将技术做到极致的路途上自己幸运地遇到了黄涌团队。剩下则是自己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和演说能力,做好技术上的配合。

尽管李妮蔚谦虚地将自己获得的成绩都归功于运气好。可要知道,幸运永远只会降临在努力拼搏过的人身上。李妮蔚在创业过程中经历的每一个节点,看似是运气悄悄地起着作用,但一切都离不开她长年累月为创业梦想做出的积累。可以说,李妮蔚最初寻找到创业梦想时,她是足够幸运的。但随后一步一步落实梦想的过程却印证着“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最终,幸运地是,上天还是给予了努力者应有的犒赏。

创业中心

陪您一起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